槓桿和保證金有什麼關係?
所有的交易或投資都分為盈虧和風險管理兩個部分,而杠杆就是權衡這兩個部分的主要工具。在Bybit,杠杆主要的作用是調整所用的起始保證金率。保證金相當於是一種抵押品,也代表著交易者願意為這筆投資所承擔的風險。
杠杆越大,所用的保證金就越小。在相同的餘額下,交易者可以交易更多的合約數量,放大收益。但是同時,倉位的強平價格會距離開倉價格更近,也就是說,倉位可虧損的餘地不多,會更容易被強平。
杠杆越小,所用的保證金就越大。在相同的餘額下,交易者可以交易的合約數量相對有限,這或許無法讓交易者放大收益。但是,倉位的強平價格會距離開倉價格更遠,也就是說,倉位的可虧損空間較大,不會被輕易強平。
Bybit採取兩種保證金制度: 逐倉保證金和全倉保證金。
逐倉保證金指的是倉位的保證金與交易者的帳戶餘額是獨立分開的。在這種保證金模式下,交易者可以自由決定所用杠杆倍數。如果倉位被強制平倉,交易者所需承擔的最大損失即倉位保證金。
全倉保證金指的是使用相對應幣種裏所有的可用餘額作為倉位保證金來維持倉位,避免強平。在這種保證金模式下,當資產淨值不足以滿足維持保證金需求時,強制平倉將被觸發。如果倉位被強制平倉,交易者將損失所對應幣種裏所有的資產。
全倉模式能不能自己調整杠杆?全倉保證金下起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是如何計算的?
在全倉保證金下, 交易者無法自己調整杠杆。系統將默認使用當前風險限額下所允許的最大杠杆來計算起始保證金。舉例來說,BTCUSD永續合約在最低風險限額下允許使用最大100x杠杆。交易此合約的起始保證金就等於其合約價值/100,也就是說系統在計算您的帳戶可開倉的最大合約數量時將默認使用100x杠杆來計算。
全倉模式計算維持保證金的方式與逐倉模式沒有區別。維持保證金= 合約價值*維持保證金率。
全倉模式下的杠杆是如何計算的?
有別於逐倉模式下的可調節杠杆,全倉模式下的有效杠杆是系統自動依據用戶當前所持有的倉位價值,對比該倉位實際最大可虧損的金額(可用餘額+倉位保證金)而計算得出。
有效杠杆= 合約價值/(可用餘額+倉位保證金)
倉位保證金= 起始保證金 + 平倉手續費 + 未結盈虧
有效杠杆越高,被強平風險也越高,強平價格將會更接近入場價格。
舉例:
一個交易者買了10,000 個BTCUSD合約。入場價格為10610.5USD。
合約價值=10,000/10610.5 = 0.94246388BTC
根據下圖,交易者目前持有:
可用餘額 = 0.98839167 BTC
倉位保證金 = 0.01178705 BTC(起始保證金 + 平倉手續費 + 未結盈虧)
有效杠杆 = 合約價值 /(可用餘額+倉位保證金)
= 0.94246388BTC/ (0.98839167+0.01178705)
≈ 0.95
根據下圖顯示,交易者可在訂單窗口右上角部分查看當前全倉模式下所使用的有效杠杆。
這兩種保證金模式對實際盈虧/盈虧回報率有怎麼樣的影響?
在下單時,杠杆決定了起始保證金率,因此也會影響可開的倉位數量。但是,在已經持倉後,也就是在相同的倉位數量下,杠杆對於實際盈虧是沒有任何影響的。換句話說,盈利和虧損的金額是不受杠杆影響的。
但是,盈虧回報率會受到杠杆的影響。未結盈虧回報率是指倉位未結盈虧與倉位保證金之間的百分比。而倉位保證金是由起始保證金和平倉手續費組成的。杠杆的調整即起始保證金的調整,因此,杠杆影響了倉位保證金,從而影響了盈虧回報率。
由此可見,杠杆越大,盈虧回報率越高;杠杆越小,盈虧回報率越低。但實際盈虧金額不受杠杆影響。關於盈虧回報率的完整計算說明與示例,請點擊這裏。
持有倉位時,還可以切換全倉與逐倉模式嗎?
可以的。在任何時候,只要帳戶有足夠的保證金,並且切換不會立即觸發強平,用戶都可以在杠杆欄切換全倉與逐倉模式。請注意,在USDT合約中,如果交易者是雙向持倉的話,即對沖交易,則無法從全倉模式切換成逐倉模式